河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马朝丽)12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马朝丽摄
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步伐之快前所未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改善。全省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2013至2021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8微克/立方米,下降62.7%;优良天数由149天增加到269天。截至目前,全省所有设区市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
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突破性成效。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由“十三五”初的39.2%提高到目前的82.0%,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秦皇岛市连续3年旅游旺季13条主要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8个主要海水浴场全部达到一类,秦皇岛湾北戴河段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海湾。
土壤安全利用和管控水平明显提高。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管控措施覆盖率达到100%。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省拟开发利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目标达标率100%。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治理率从2018年的11%提高到目前的41.4%。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域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石家庄、唐山、保定、衡水和雄安新区纳入全国建设名单,“无废城市”集群加快构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三线一单”编制,划定1994个管控单元,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承德隆化县等14个县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色低碳发展的势头之足前所未有
坚持统筹发展和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省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亮点突出。聚焦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全省A级钢铁企业已达21家,其中长流程钢铁企业17家、占全国68%。以钢铁企业全面创A为引领,加快推进焦化、水泥、陶瓷、玻璃、火电、垃圾发电等重点行业企业创A工作,计划3年内全部完成。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扎实有序。大力推进新能源替代行动,新推广电动重卡4900余辆。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试点项目建设,试点工程累计达到11个。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完成钢铁、焦化等8个重点行业450家企业碳排放核查,并将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持续降低。
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成果显著。全面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1+3+3+2”制度体系,制定13个降碳产品方法学,推动塞罕坝机械林场、雄安新区湿地芦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累计交易4775万元。实施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以金融赋能助力的碳资产化改革,基本建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和核算技术体系,常态化碳资产价值实现机制迈出重要步伐。
排污权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今年6月7日,全省排污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公开透明、科学规范、运行活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正式建成。今年全省累计交易2249笔、金额3.97亿元,有力保障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改革创新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一大批改革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北经验。
环境监管执法新模式加速构建。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制定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数据质量控制3个标准,出台全天候问题处理、远程执法、入企检查、企业申诉、量化考核5方面制度,建成智慧环保管理和线上执法2个平台,全面搭建“352”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精准实施“零罚款”政策。今年以来,全省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0%,行政处罚案件、处罚金额分别同比下降66%、76%,免予罚款9300余万元,构建起“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监管执法新模式。
环评审批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深化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将省级环评审批权限(不包括“两高”项目)下放至张家口市、雄安新区和省自贸试验区正定、曹妃甸、大兴机场片区。今年实施了“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建立省市重点项目环评服务“直通车”,“一对一”帮扶区县167个,解决问题508项,保障615个省重点项目落地。
差异化管控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建立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制度,将全省超5500家重点建设项目、民生保障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等纳入白名单,既保蓝天白云又保经济发展,努力做到“打扰减少、大气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