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料】新春走基层•记者回乡记 | 零下二十度的春节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刘萌

随着时间线的逐年拉长,生活也常常带来新的体会。这个春节,是我参加工作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春运”的含义也不再抽象。


(相关资料图)

大年二十九,坐上高铁,思绪万千。2022年10月,在省会学习工作的承德人终于迎来了“石家庄——承德”这一班高铁的正式开通,这一份期盼在我心中已经埋藏了7年时光。从本科到硕士、从读书到工作,回家的方式也几经变化。从开始的坐绿皮火车、大巴或是自驾,到后来起个大早忙忙碌碌赶往机场,如今,家的距离从10个半小时缩短至3小时45分钟,高铁的开通成全了无数承德游子的归家心切。

高铁视角下的承德

承德的冬天,寒冷是有味道的。从高铁向窗外眺望,阳光洒在还未融化的雪地上,看起来暖洋洋的。远处的山好似光秃秃的,如果你第一次来承德是这个时节,要想象这些山林夏季的茂密繁盛确实有些困难。无风的日子,不见落叶飘起,一片静谧的景象让人放松。直到呼吸第一口空气,那一刹钻进鼻腔的冷冽瞬间赶走了恍惚,到家了!

承德夜景

承德夜景

春节游武烈河,是我的必备“项目”。每年的武烈河总是早早被冻得结结实实,春节期间,最快乐的是这帮在冰面上撒欢儿的孩子。高中时,冬季里我和同学们总喜欢围着武烈河走上那么一段儿,听着鞋底冻僵后,踏在路面上嗒嗒的声音,焦躁的心情在这份寒冷中总会平缓不少。每逢春节河边两侧的红晕闪烁,这个夜晚同样倒映在了冰面上。一个踉跄,我差点儿摔一跤,擦肩而过的陌生大哥,用大嗓门儿喊着“没事吧”,伸出手“搭救”了一把,我站稳了。这片全年温差超过50度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群热腾腾的人,总能让我感受到温暖,滋生出快乐。

承德的春节,不可少的还有特色的吃食儿。满人的聚集地,还保有着吃粘食的习惯。临近春节,家里的老人便开始做起了黄米年糕、江米年饼、粘豆包……窗外是天然大冰箱,这些粘食就冻在室外,等着正月里一餐餐或蒸或煎的呈上桌来。不远处,那一摞袋子里结了霜的方块儿是冻豆腐,满满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胃连接着记忆,咽进喉咙熟悉的味道,让那一个个相似又不同的春节在脑海中呈现——曾经年轻肆意的父母,如今皱纹已经爬上了眼角,曾经天真稚嫩的兄弟姐妹,也早已变成了大人模样,藏在衣柜里玩躲猫猫的孩子,从我们变成了侄儿们。春去冬来,一个又一个春节里,岁月在更替,我们在成长,不变的是思念和温情。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热闹。春节的意义,大抵是在冰天雪地里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抚平心底散落在四季的失意,充盈起面对生活的勇气,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

关键词: 春去冬来 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