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士超“摘梅”!挑战昆梆“双下锅”,羊城竞技满堂彩

郝士超“摘梅”侧记② | 挑战昆梆“双下锅” 羊城竞技满堂彩


(资料图)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郝士超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图为郝士超(中)发表获奖感言。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

这是一段艰苦的追梦之旅,这是一段永恒的荣耀记忆——

“梅花奖”是每一位戏曲演员的梦想。郝士超的追梦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打实的硬功夫;更是无数个日夜的寂寞坚守和过尽千帆后的初心不改。

5月7日,郝士超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演职人员到达广州后,马不停蹄赶往广东艺术剧院,8日凌晨开始有序卸车、装台。从舞台布置到灯光切换,从投影幕到主持人和戏的衔接等环节逐一进行周密严谨的排练。

夺“梅”之战,大幕启帷。

5月9日晚,作为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河北梆子《郝士超折子戏专场》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这是近十年来,河北梆子传统剧目第二次与广州观众见面。不少广州观众还记得2013年6月,广东粤剧院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在广州友谊剧院联合演出《宝莲灯》。那场大戏中,28岁的郝士超扮演的沉香在台上连翻20个侧空翻,引发经久不息的掌声,他精湛的武艺、流畅的表演给广州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0年后,已经成长为河北梆子当家武生的郝士超,再次站上广州的舞台,为摘“梅”而来。

5月9日上演的《郝士超折子戏专场》包括昆曲《林冲夜奔》、河北梆子《野猪林·白虎堂》《瓦桥关·血战瓦桥》,是针对郝士超艺术特点量身打造的一台折子戏专场。演出前参加媒体见面会时,郝士超表示,这三折剧目是把自己30多年来所学的技艺全部融汇展示在其中了。自己将以很好的心态、更好的状态,尽力完美地把这台折子戏奉献给观众朋友们。

河北梆子与昆曲“双下锅”,挑战巨大。上场之前郝士超有一丝担心:广东的观众能接受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唱腔吗?

同样为演出效果捏着一把汗的,还有郝士超的三位恩师——河北梆子老一辈艺术家、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第一代武生孟繁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京剧文武老生徐宝忠,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桂云。

三位老师知道,此次演出前不久,郝士超有很长一段时间生病发高烧。直到正式演出前一天走台时,他们还在担心郝士超大病初愈,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两个多小时的武戏演出,尤其是开场的昆曲《林冲夜奔》,这是传统的昆曲武生戏,说的是林冲雪夜奔梁山的故事。戏中唱腔、念白、做工、武打,一个不少,而且相互穿插,极其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昆曲界有句行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说的就是《林冲夜奔》这段戏从头到尾一个人在舞台上连演带唱40多分钟,对演员的唱功、做功要求很高,既要动作漂亮,又要唱出英雄末路的悲壮,难度很大。

“啊哈——”舞台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郝士超高亢洪亮的嗓音在剧场内响起的那一刻,台下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和掌声;一个跑场上台,又是一阵叫好;站定亮相,叫好声再起。短短几秒钟的演出就博得全场三次叫好。台上,郝士超的心一下子稳住了;台下,三位老师的心也定了。

“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字正腔圆余音绕梁,举手弹腿击节有声,文武互补相映生辉,郝士超完美演绎出武生必修剧目昆曲《林冲夜奔》。

接下来,由京剧《野猪林》移植而来的河北梆子《野猪林·白虎堂》再次为现场观众带来惊艳的表演。戏中白虎堂上的大段念白感情充沛,节奏锵铿,徐疾有致、强弱相间;甩发功、滚堂绞柱、群荡子……翻滚扑跌、边唱边做,让人瞬间感受到戏中林冲有口难言、有理难辩的情形。

最后一折河北梆子《瓦桥关·血战瓦桥》以宋代杨延昭守土有责、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致敬时代,讴歌爱国主义精神。这折戏中锤枪出手、大枪花等“绝活儿”更能展示武生对技术技巧的运用。戏中演员众多,技艺复杂,有多次高难度组合对打场面,在配合衬托主角的同时,每个演员身上脚下都戏味十足,让观众看得异常痛快。

此时,台下掌声、叫好声如热浪般扑向郝士超。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郝士超长出一口气,他甚至感觉不到累,只觉得一身轻松,意犹未尽。(河北日报记者曹铮、刘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