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二队遥感技术智能解译 助推智慧农业腾飞


(资料图)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杨晶晶 张鑫宇)千亩麦田里一片嫩绿,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一架无人机低空掠过麦田,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典型区域的冬小麦做上了“大脑CT”。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和面积等信息,对于预测农作物产量、优化农业生产管理和作物种植空间布局,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地质二队)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工作组综合运用多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等科技手段,建立多源遥感影像信息智能提取方法,为耕地保护配上“千里眼”。

项目组人员正在进行野外航飞工作

丰润区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山脉三种地形交织分布。农作物冬小麦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形式因地域不同、时间不同等因素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在山区,无疑增加了取样的难度。地质二队项目组人员每天早上天一亮,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拉开了野外工作的序幕,深入田间地头,手拿图纸利用GPS定位仪准确记录调查点位置,并针对内业标注过程中无法确定的疑问区域进行核实。项目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源、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结合“AI+遥感”智能遥感解译技术,根据冬小麦物候差异特征,建立基于样本分区的多源遥感影像样本集,嵌入深度学习模型,设定、配置有关特征规则与调整参数进行训练。

图2:项目组人员正在进行野外样本调查工作

在项目临时党支部的引领下,技术团队以系统观念抓工作,一起研究解决冬小麦多生育期影像的样本标注,降低“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影响的项目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出题、党建引领破题,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前已完成全部外业工作。三个典型物候期的子区无人机航摄面积共达210平方千米,在丰润区李钊庄镇、欢喜庄乡等20个乡镇进行了样本采集调查,为智能化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提供详实的样本数据支撑,更好地守好“粮袋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