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滚动:太行风|追寻“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方冰和作曲家李劫夫在晋察冀边区腹地平山县共同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品一经发表,在各根据地很快就传唱开来。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逐渐唱遍了全国各地,成为抗战时期的经典歌曲之一。2015年8月26日,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的结果,《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在这首歌的影响下,关于“王二小”题材的各种体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作家邢野创作的诗剧《王二小放牛郎》和儿童文学《王二小的故事》;陈模的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安徽电影制片厂于1992年共同拍摄的电影《二小放牛郎》;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儿童剧奖的《少年英雄王二小》等,不胜枚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歌曲和上述文艺作品的传播,“王二小”的少年英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关于“王二小”人物原型问题,长期以来仍众说纷纭。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就发现,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人物原型问题上,一直有争论。几年前,笔者曾到涞源县扶贫,路过老乡们讲的“王二小放牛地”时,再次萌生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的念头。2022年8月25日,笔者到无极县崔家庄小学考察,那天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演唱了这首歌曲,那稚嫩纯真的童声,深深地打动了笔者的心,泪水不知不觉浸湿了双眼。追寻“王二小”,探究其历史原型的演变,让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传得更久、唱得更响、影响更广,对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涞源王二小与平山阎富华
2021年4月,儿童京剧《少年英雄·王二小》在石家庄上演。新华社发梁子栋摄
“王二小”作为著名抗日少年英雄的光辉形象,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许多地方都因为出过“王二小式”的抗日小英雄而自豪。在关于王二小原型的讨论中,流传着多个版本,如:河北平山县、行唐县、涞源县和完县(今顺平县)王二小;此外,还有山西灵丘县王二小等。在若干版本的少年英雄中,与歌曲描述最为贴近,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河北涞源县和平山县的王二小。
涞源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三个“抗日支前模范县”之一,抗战时期涌现出很多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之一。王二小于1929年生于涞源县上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二,本名王朴(也作“王璞”)。王朴11岁成了孤儿,逃荒到涞源南马乡狼牙口村,靠给别人放牛为生。在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的影响下,王二小逐渐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并参加了抗日儿童团。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一说是1941年11月4日),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遭遇日军偷袭和“扫荡”,敌人逼迫他带路。为掩护乡亲们转移,王二小灵机一动将敌人引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当后,恼羞成怒,将王二小刺死,王二小英勇牺牲。
作家陈模根据涞源王二小的事迹撰写了《少年英雄王二小》一书,曾担任晋察冀军区一军分区司令兼政委的杨成武,在给该书所写序言中回忆:我虽然没有见过王二小,但“他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狼牙口村,是我们独立师老一团和骑兵连驻扎过的地方。骑兵连的同志和他很熟,帮他提高思想觉悟……王二小和儿童团的孩子们为骑兵连割马草、送军鞋、送信,也做过许多的工作”。
另一位“二小”,是平山县的阎富华(也有材料写作“闫富华”)。阎富华,1929年出生于平山县南滚龙沟村,乳名二小。他幼年失学,替人放牛,后加入抗日儿童团。1941年9月16日,日本侵略者对南滚龙沟村进行“扫荡”,为掩护晋察冀日报社工作人员和乡亲们顺利转移,他将日军引向崖顶,敌人发现受骗后,用刺刀将他挑下山崖,阎富华壮烈牺牲。
南滚龙沟村的史林山是阎富华的小伙伴,常常和他一起放牛,称他为“二哥”,并在他的推荐下加入了儿童团。阎富华牺牲那天,两人同在山上放牛,发现敌情后,阎富华让史林山去报信,自己则与敌人周旋。史林山后来目睹了阎富华牺牲的全过程。阎富华牺牲后,史林山一直致力于讲述“王二小”的感人故事,传颂阎富华的英雄事迹。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史林山受邀参加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诞生时间
西北战地服务团成员合影。作者供图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已经有80多年了。由于年代久远、材料匮乏等,这首歌曲的创作细节已经难以考证。要探寻歌曲中少年英雄的人物原型,首先必须要弄清这首歌曲的创作时间。
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的创作时间,主要有1940年、1941年和1942年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都认为歌曲创作于秋季反“扫荡”斗争以后。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歌曲很可能诞生于1941年秋冬之际。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可以排除1942年一说。这首歌曲曾经于1942年1月1日发表于《晋察冀日报》第四版,歌名为《歌唱二小》,词曲作者分别是方冰和李劫夫——由此可见,1942年一说显系误植。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的魏巍编《晋察冀诗抄》,将《歌唱二小》的名称改为《歌唱二小放牛郎》,广泛流行,成为现在通行的版本。
其次,1940年一说,虽然来自作者方冰的回忆,影响很大,然而还是需要认真辨析。《晋察冀诗抄》一书收入方冰创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并注释该歌词写于1940年秋季反“扫荡”以后。2015年出版的《抗战诗篇》也将此歌词收录其中,同样注明时间为1940年秋季反“扫荡”以后。加之有作者的认定,此说影响颇为广泛。据方冰回忆,1940年晋察冀边区的反“扫荡”斗争异常激烈,他和李劫夫分别被派往当时的山西省平定、河北省完县开展工作。反“扫荡”结束后,他们先后回到原驻地,在谈到反“扫荡”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时,他们决定合作创作一些歌颂英雄人物的歌曲,后来便创作出《歌唱二小》《王禾小唱》等歌曲。
如果《歌唱二小》创作于1940年秋后,那么无论是涞源的王二小,还是平山的阎富华,应该是在这首歌曲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却不可能成为这首歌曲的人物原型,因为他们的事迹都晚于这首歌曲的诞生时间。然而,目前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证明《歌唱二小放牛郎》对涞源的王二小和平山的阎富华的成长发生过影响。因此,《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1940年秋后一说令人疑惑。
因为此说主要来自作者方冰同志,作者的说法自然最具有权威性,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然而,由于方冰主要是靠回忆确认这一时间的,时隔多年,作者的有关记忆会不会出现偏差或前后不一?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认真辨析。
事实上,方冰关于这首歌曲创作情况的回忆,直接就为这首歌曲创作于1941年一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只不过是被作者明确认为的1940年一说所遮蔽罢了。方冰曾在《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4期发表《〈歌唱二小放牛郎〉故事歌的产生》一文,谈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创作情况。其中,有一个关键信息值得进一步研究,即歌曲在创作完成后,就被拿到“少艺队”去教唱,《晋察冀日报》知道后很快就发表了。这首歌是1942年元旦在《晋察冀日报》发表的,距1941年秋冬很接近,而如果是创作于1940年的话,则与“很快就发表”这个细节难以吻合。由此可见,《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1941年秋冬之际,更符合这一时间细节。
歌词与现实:“二小”事迹细节
进一步讨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人物原型问题,还需要从歌词的关键内容和有关历史人物事迹的细节是否吻合来分析。
歌词中的“王二小”是直接取用了真实人物的名字吗?有人根据“王二小”与涞源县的王二小同名,就此认定歌曲的人物原型是涞源的王二小,这样的说法未必准确。据方冰回忆:在晋察冀边区的村庄里,有很多叫“二小”的孩子,“王”又是一个常见的姓,而且从艺术创作规律来讲,“王”字唱起来好听,“容易引起共鸣”,于是采用了“王二小”这个名字。因此,仅凭与涞源王二小同名,不足以确定涞源县的王二小就是直接的人物原型。
歌词中“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是“王二小”遭遇敌人“扫荡”的时间,九月十六也是“王二小”英勇牺牲的时间。然而,歌词中并没有交代九月十六到底是公历还是农历,这也是涞源和平山两个“二小”牺牲时间的不同之处。
平山县的“二小”阎富华牺牲于1941年的公历9月16日,正好与歌词内容相符。而且,这天在秋分的一个星期之前,歌词中所描写的“二小”牺牲后,“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这个时节和阎富华牺牲的时间正好也能够对应起来。据方冰回忆,最初创作时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真名实姓叫“王二小”的孩子,这恰好证明方冰的创作灵感来自平山县的“二小”阎富华。
关于涞源王二小的牺牲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1942年10月25日,一种是1941年11月4日,恰好这两个时间都是农历的九月十六,涞源王二小牺牲的确切时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难以确定。
但是,进一步查证涞源王二小牺牲的时间,成为找到“王二小”原型问题的关键。如果涞源王二小牺牲于1942年10月25日,这个时间几乎晚《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创作时间一年左右,那么无论如何都与歌曲中的文艺形象无关。如果王二小牺牲于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即公历11月4日,这时已临近立冬(11月8日立冬),秋天几近结束,与歌词中“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对应起来也有些勉强。著名作家陈模曾走访过涞源,他所著《少年英雄王二小》一书中,描写王二小牺牲后,“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小雪花”,这个细节与歌词中的“秋风吹遍”也不吻合。由此可见,涞源王二小牺牲于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即公历11月4日,这个时间与《歌唱二小放牛郎》所描述的时间似乎不太一致。
红色经典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1937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以下简称“西战团”)在延安成立,是抗日根据地著名的文艺团体。抗战期间,西战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文艺家,方冰和李劫夫就是西战团的成员。
1938年底,西战团遵照上级指示,由副主任周巍峙率领从延安出发,辗转来到晋察冀边区,驻扎在平山县“两界峰”——这个村子在平山县西北端和灵寿县交界的地方。在这里,西战团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诗歌、戏剧和音乐。每当开展反“扫荡”斗争时,西战团的成员通常分组到各县区,与人民群众一起坚持游击战。1941年的反“扫荡”结束后,方冰和李劫夫分别回到两界峰,共同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据史林山回忆,阎富华牺牲几天后,曾有西战团的成员向他了解情况。歌曲创作完成后,首先拿到西战团的少年艺术队教唱……几十年后,史林山等人还记得当年在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的院子里,学唱这首歌曲的经过。
《晋察冀日报》和平山县特别是该县的滚龙沟有着不解之缘。《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1940年11月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坚持在游击中出报是《晋察冀日报》的突出特点。1940年,报社地址由先前阜平县的车道村迁往连家沟,12月又转移到平山县滚龙沟,还曾进驻平山陈家院。1942年底,报社又从平山县迁到阜平县马兰村。报社驻地虽然不断转移,但驻扎在平山滚龙沟曾经创造了“七进七出铧子尖”游击办报的奇迹。
1941年8月中旬到10月上旬,敌人集结了约7万日军和伪军,分6路扑向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发动了号称“铁壁合围”的秋季“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日军丧心病狂地发动这次“大扫荡”的目的之一,就是企图彻底消灭晋察冀日报社,曾经数次合击晋察冀日报社驻地滚龙沟。滚龙沟一带群众基础好,地形复杂,在这次秋季反“扫荡”中,报社采取战时体制,在滚龙沟的大山中与敌人周旋。在反“扫荡”中,平山人民为报社“领路转移、搬运物资”,付出了极大牺牲,阎富华就是牺牲在这次反“扫荡”斗争中。
西战团和晋察冀日报社都在平山度过了很长时间,晋察冀日报社更是与滚龙沟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战团成员经常在战斗中到处搜集素材,战斗结束后进行文艺创作,而阎富华生活和牺牲的地方离西战团驻地很近,其牺牲事迹也很容易被西战团成员知晓。阎富华牺牲于1941年8月到10月的反“扫荡”期间,晋察冀日报社此时也围绕滚龙沟与敌人周旋,因此,阎富华牺牲后,他的事迹应该被西战团的方冰等人搜集到,其形象被写进作品,并在不久后发表于《晋察冀日报》,就顺理成章了。
“二小”是少年抗日英雄群体的代表
长期以来,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中“二小”的原型讨论很多。然而,面对“二小”人物原型之争,歌曲的词作者方冰认为其创作的“王二小”是一个复合艺术形象,并非为现实中某一个具体人物而作。
“王二小”是综合了晋察冀边区许多抗日少年的事迹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乳名“二小”的阎富华,也是作者创作灵感的来源,也可以说是作品的主要原型之一——这可能是这首作品最初发表时命名为《歌唱二小》的主要原因。
其实,当时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许多“王二小式”的抗日小英雄,“他们整天吃不饱、穿不暖,饿着肚子给部队和老百姓送信带路做了许多工作,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西战团成员在晋察冀边区坚持游击创作宣传,亲身经历和听闻的抗日少年事迹不在少数,除阎富华外,当地许多村庄里也有类似的事迹,如《鸡毛信》中的“海娃”等。少年抗日英雄成为一个群体,在反“扫荡”过程中,方冰和李劫夫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于是创作出歌颂英雄的故事歌,宣传这些英雄人物。
综上所述,从这首歌曲创作历程来看,《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的“王二小”,应该是一个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他”来自当时晋察冀边区许许多多少年英雄的事迹,最终成为少年抗日英雄群体形象的化身或集中代表。今天,我们讨论艺术形象“王二小”的人物原型问题,主要是希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对王二小式少年抗日英雄群体的研究和宣传。千千万万的少年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朱文通 杜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