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讯:名家传戏 | 新老演员“传唱”戏曲文脉
纵览新闻客户端讯(杨慧丽)连日来,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河北石家庄持续演出。5月4日,在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排练厅,上演了新老戏曲演员教学相长的一幕。
(资料图)
一位81岁的老人,手持马鞭,举手投足之间,将折子戏《挡马》中杨八姐身上的阳刚男子气概,还有本属于她女儿身的秀气婉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随即,她又现场示范这出折子戏中焦光普一角,眼神灵动,身法敏健,戏中焦光普的机警、伶俐、幽默展露无遗,在表演又避免了獐头、鼠目、鬼脸等丑态的表现。
身旁站着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武生演员聂金生、武旦演员魏欢欢,他们是本次会演参加“青年人才戏曲展演”折子戏专场表演的青年演员,只见他们聚精会神,生怕错过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位81岁的老师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瑞楼。1960年,天津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电影制片厂分别以《蓓蕾初开》和《再生记》为题,把她主演的《挡马》精彩片断加入影片中,王瑞楼老师不但在电影中演出了《挡马》中英姿飒爽的巾帼女将杨八姐,也以片中的人物过了一把电影演员的瘾。
“之前都是在录像上看老师演出,终于见到真人了!”聂金生感慨。
聂金生激动地说:“平时都是跟‘录老师’学习,今天能够被王瑞楼老师手把手传授经验,我获益匪浅啊!”聂金生口中的“录老师”指的是录像带,剧中一招一式,念白唱词都是通过影像资料学习。“平时看光盘、看录像,只学到了戏曲的动作,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学到戏曲神韵。”
“弓箭步打开!”
“手离身体一拳距离!”
“脚,注意脚的位置,微微下蹲,这样才像一个‘小花脸’……”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往往就能将戏曲中的人物“站”在舞台上。排练厅内,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仔细,一遍遍打磨,一次次调整,一个机灵敏捷的焦光普的形象,便跃入眼帘。
看到两位青年演员经过王瑞楼老师的指导而取得的进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副团长李二伟感到十分欣慰,并鼓励他们要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练功,传承传统文化。
王瑞楼告诉记者,“一个身段、一个动作、一句唱腔,都有固定的程式,和与之对应的章程,需要精心打磨,揣测其中内涵,日复一日反复练习,才能在舞台上有打动人、感染人的表现力。”作为一名戏曲演员,王瑞楼坦言,有责任、有义务将戏曲艺术传承下来,用自己的力量助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做中有唱、打中有做”是武戏的难处,也恰是戏曲的妙处。戏曲能够传承下去,师徒口传心授一直是重要方式。今天上午的名家传戏,便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鹏与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平芳,看完聂金生与魏欢欢演出后的“一拍即合”。看完本次会演中诸多演员的表演陈鹏颇有感触,他说,“通过这次会演,发现青年演员的水平相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身体条件很好,如果有更多的名家指导,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将更有利于戏曲能够‘健康’发展,不断培育新的戏曲人才,促进戏曲繁荣。”
图片由相春霞提供
关键词: